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皇冠app下载安卓 > 新闻动态 > 理想汽车“开源”OS 一场噱头与价值的较量
理想汽车“开源”OS 一场噱头与价值的较量

发布日期:2025-04-13 21:50    点击次数:156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当一件事看不清真相时,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3 月 27 日,有着全球科技界的"风向标"之称的 2025 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会上理想汽车宣布对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 OS 进行开源,这也让理想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汽车企业。随后,蔚来也宣布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全行业开放。

理想和蔚来的相关举措,有人认为这是"无私"表现,毕竟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的,现在要让行业其他人免费使用。而有些声音也在揣测,此举背后的深意是什么?难道他们真得愿意将自研成果奉献行业?就在理想、蔚来汽车宣布星环 OS 开源的同时,谷歌公司宣布终止开源 Android,此外 OPEN   AI,从 GPT-3 开始转为闭源模式。这"一开一闭",让人看的云里雾里。

与其争论这些,我们不妨跳出现有的思维束缚,来看看车企针对技术开源这件事本身。在当前车企智能成果神仙打架的时代,相比于星环 OS,外界显然对"开源"这个关键词更感兴趣。所谓的开源即开放源代码,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在版权限制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获取软件的源代码进行修改、学习,甚至是重新发放。要知道源代码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这好比餐饮老字号掌握的独家秘制配方。

当然,理想汽车星环 OS 开源的这步棋究竟是为了抢占未来技术高地,还是真心助力行业发展,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但万变不离其宗,一项技术想真正获得行业认可,只有更多人用起来这才是唯一评判标准。

理想玩开源   大厂不会用小厂用不了

中关村论坛上,理想汽车宣布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汽车企业。按照理想的解释,这套星环 OS 涵盖车控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通信中间件,通过软硬件解耦、资源优化及安全设计,显著提升了适配灵活性、系统性能、成本效率和安全性。在越来越注重科技产权的时代,人人把科技技术当成护城河,理想汽车无疑是逆势而为,主动开源成为行业另类。

据介绍,理想汽车这套自研操作系统前后经过 3 年时间、累计投入超 10 亿元,研发团队近 200 人。此次理想汽车星环 OS 的开源,也让人想起来 2014 年 6 月,特斯拉宣布开放其所有专利,以及 2015 年丰田宣布面向全球免费公开近 5680 项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专利技术等案例。其实对于行业来讲,当一家企业宣布某项技术对外开放时,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该项技术本身的价值,而是究竟有多少行业从业者从中获利,并且要实现规模化效应。通俗点说,就是这项技术需要有更多的人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反哺技术源代码本身,从而促进技术迭代,这是真正的体现开源价值所在。

目前理想汽车刚宣布开源星环 OS,其对行业影响到底有多大,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来验证。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主流车企基本上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OS,如比亚迪有 DiLink 系统,华为有鸿蒙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等。

其实在车辆智能化浪潮的初期,车辆与车机处于分离状态,车机更多作为独立附加设备,仅提供基础娱乐和简单导航功能,与车辆核心控制系统关联松散。但随着智能化变革的迅猛推进,如今车机已与车辆深度融合,成为车辆智能化的关键枢纽。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中央集成化趋势,它涵盖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这就要求车辆硬件如底盘、悬架、转向等等必须做到与软件的协同匹配。

因此站在当下行业生态角度来审视理想汽车星环 OS 开源,可以预见的是主流整车企业接纳该系统的可能性较低,以丰田、大众、通用等为代表的大型车企,均在自研操作系统领域投入巨额资源,以提升集团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力与话语权,因而不会轻易采用理想星环 OS。

对于小型车厂而言,理想星环 OS 的应用面临诸多现实阻碍。因为小厂在硬件品质把控与底层架构设计方面,与大厂存在显著差距。部分小型车企为控制成本,在硬件选型上多选用中低端产品,这些硬件在性能、稳定性与兼容性上,难以与理想星环 OS 的高标准适配。如某新兴小型车企在产品研发中,由于底层架构设计缺陷,在适配一款较为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软件时,历经多次调试仍无法实现预期功能,更难以想象适配理想星环 OS 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因此基于上述分析,理想汽车开源星环 OS,在短期内噱头大于实际价值。

当前电动汽车不聊"电动"重聊"智能"

当下的汽车市场,一个显著的现象是电动车领域的焦点正逐渐从"电动"本身转向"智能"。曾几何时,电动车概念兴起,成为行业与市场的宠儿,但如今这股热潮已逐渐冷却。

究其原因,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电动"概念已然脱敏。从技术层面深入剖析,在"三电",即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方面,各大车企的技术参数与性能表现已逐渐趋同,难以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以动力电池为例,尽管不同车企宣称采用了不同技术,但在实际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差距愈发微小。就拿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车型来说,在相同价位区间内,续航里程大多集中在 400-600 公里,充电时间也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好比在考试中,大家的成绩都在 88 分和 92 分之间徘徊,很难凭借这几分的差距来评判谁更优秀。

对于汽车营销人士而言,继续围绕"三电"做文章,已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也缺乏足够的噱头来推动产品销售。相较之下,"智能"领域则充满了无限可能。目前,车辆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从刚及格的 60 分到表现优异的 90 分的巨大差距。今年以来,智能领域的热度更是被多家车企宣布接入 DeepSeek、Manus 等智能系统进一步点燃,在消费者认知中炸了一波。

以 DeepSeek 来看,自 2025 年 2 月 8 日至 10 日短短三天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近 20 家车企宣布在智能座舱或 AI 运营领域与 DeepSeek 完成深度融合。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使得大家对车辆智能化的关注度达到了新的高度。DeepSeek 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强大的算法和框架逻辑。它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来实现对文本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算力利用和算法优化方面,DeepSeek 也能为车企带来诸多益处。其采用的稀疏激活混合专家(MoE)架构、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机制、低精度训练(FP8)策略等创新方案,不仅提升了模型的性能,还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成本。这意味着在同等算力下,车辆可以实现更多智驾功能,甚至通过中算力芯片实现城市 NOA 功能,助力高阶智驾功能向 10-20 万元价格带车型下沉,从而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

对照理想汽车本身来看,其凭借增程赛道在新势力竞争中迅速成为头部阵营。然而随着新能源大电混时代到来,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如领克 900,极氪 9X,零跑 C11 增程,以及腾势 N9 等车型,这些综合续航均在千公里以上,甚至有的车型综合续航超 1400 公里。这使得理想汽车的增程优势不再突显。

另外从理想汽车首款纯电 SUV   i8 的百度指数表现来看,从 3 月 3 日宣布推出到现在,其百度指数持续呈现下降态势,消费者对其的关注度远不及预期。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消费者对理想汽车的电动化话题已逐渐脱敏。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开始在智能化领域发力,推出星环 OS 开源便是其重要举措之一。理想汽车期望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升级与开放,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从而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市场的认可。

企业真正的核心技术不会开源

理想汽车宣布星环 OS 开源,在引起众人关注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思考:开源究竟是否是终极目标?因为从当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不少企业已经出现从开源走向闭源。

以 Google 为例,相关信息显示,Google 已决定停止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AOSP 将逐渐走向闭源,未来 Android 版本发布后不再对外公开发布、更新源代码。谷歌于 2007 年宣布成立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 AOSP ) 并发布首个开源版本,基于谷歌 Apache2.0 许可证,任何人都能免费使用、分发或修改相关操作系统。这一开源举措助力安卓成为史上最成功的开源项目之一,众多手机厂商的操作系统,如 OPPO ColorOS、小米 Hyper OS、vivo Origin OS 等都是在 AOSP 基础上开发的。

但为平衡 AOSP 开放性与自身产品策略,谷歌一直维护公共 AOSP 分支及内部开发分支,前者开源,后者闭源(仅限于拥有谷歌移动服务 ( GMS ) 许可协议的公司)。有观点认为,维护两个分支开发成本高,如合并代码时易出现冲突且修复时间漫长,这可能是谷歌此次调整,将所有 Android 开发过程转移到内部分支的原因。

再看 OPEN   AI,从 GPT-3 开始转为闭源模式,仅通过 API 提供访问。2019 年发布 GPT-2 时,因担心模型被滥用(如生成虚假信息)就未完全开源。这些闭源事件表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依据自身战略、市场竞争、技术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来调整开源策略。从开源转向闭源,也是为了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掌控,防止技术外溢带来的竞争威胁;或者是在权衡商业利益与技术传播后,认为闭源能更好地实现盈利模式。

理想汽车宣布星环 OS 开源,从其自身的商业模式角度来看,开源星环 OS 可吸引大量开发者基于该系统进行应用开发与创新,丰富理想汽车的软件生态。这有助于提升理想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增加用户粘性。当理想汽车软件生态足够繁荣,就能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软件服务、数据运营等方式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而不单纯依靠汽车硬件销售。开源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行业研发成本,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构建以理想为核心的产业联盟,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结合这些事件来看,有行业专家表示,其实在技术领域,真正开源的往往并非最核心部分。比如特斯拉曾在 2018 年开始逐步开源部分与 Autopilot 相关的代码,但这些并不是完整的 Autopilot 软件堆栈,不包含特斯拉在此系统映像之上构建的专有应用程序,例如实际的   Autopilot 软件堆栈、Nvidia 专有二进制文件等。因此严格来说,当时开源的并不是特斯拉最先进的完整智驾技术,只是与 Autopilot 相关的部分底层代码和基础资料。

此外丰田汽车于 2019 年初,开放了第一代混动系统 THS 的专利给行业内其他公司使用,而当时丰田 THS 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不过,丰田开放的主要是专利使用权,并非将技术细节完全公开。"专利开放"   只是让其他企业在使用其技术后不会被诉讼,而不是免费告诉其他企业这项技术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式。丰田 THS 混动系统的核心技术,如独特的   "行星齿轮动力分流架构"、复杂的软件控制策略等,仍然掌握在丰田手中。这些核心技术是丰田 THS 混动系统保持高效和竞争力的关键,丰田不太可能轻易将其开源。

可以说,汽车之间真正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是不会对外开源的。当然,从终端应用来看,现在评价理想星环 OS 开源事件有些为时尚早,毕竟只有大家真正用起来,其价值才能显现。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皇冠app下载安卓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